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生活 |
省林科院教授:东莞通过鸟类来评价生态环境很有指示性-世界球精选

发稿时间:2023-06-06 01:31:08 来源: 南方都市报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鸟瞰绿美东莞 绘就湾区生态”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东莞中心公园举行。

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教授李小川看来,“绿美东莞”建设有自身的优势,包括地理位置和水热资源优越、森林面积广等。同时,东莞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多,生态多样、鸟类丰富。对于此次主题活动,李小川也给予赞誉,“通过鸟类来评价生态环境,很有指示性和代表性。”

“绿美东莞”建设有自身优势


【资料图】

在当天活动中,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教授李小川带来了主题为“瞄准双碳目标 建设绿美东莞”的分享内容。

李小川表示,“绿美东莞”建设有自身的优势。首先,东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水热资源优越。

“水热条件是天然的。东莞这几年在绿化水平和森林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改善了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为下一步提升森林质量创建了非常好的条件。”李小川称,目前,东莞的森林面积达884.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7.4%,森林蓄积量达364.74万立方米。同时,东莞还有森林公园21个、湿地公园24个、自然保护区6个,生态多样、鸟类丰富。

“东莞的林业用地才500多平方公里,但现有的森林面积通过各种城市绿地、行道已扩大到800多平方公里。这说明东莞见缝插针,能种树的都尽量种了。”李小川说,从扩大森林面积来看,东莞做得很不错了。

“东莞的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这么多,利用率也很高,去公园进行生态活动的人数也很多,而且东莞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的时间也比较早。这些都表明,东莞在这个领域做得非常不错了,在珠三角城市中也是做得比较好的。”李小川称,同时,近些年,东莞老百姓把森林公园当成了非常向往的地方,这也反过来让大家更加重视、热爱环境,更加积极地去保护环境。“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好的民生福祉,这些都是‘绿美东莞’建设的重要优势。”

建议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

如何进一步利用原有优势,打造“绿美东莞”?李小川分析,当前东莞的森林格局、生态服务功能都有待提升,另外人工林多、天然林少,单位面积蓄积量(一定面积森林中现存各种活立木的材积总量)较低,林相有 “两多两少”,即 “绿色多、花色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绿色低碳产业薄弱。

“东莞已经尽最大的努力扩大森林面积,现在关键是质的提升。”他表示,森林质量和鸟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森林质量越好、环境越优美,提供给鸟类栖息的条件就越好。

李小川建议,要解决“绿美东莞”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最核心的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这是影响整个森林生态环境的核心部分。

那么,东莞应如何提升森林质量?李小川称,东莞应多做增量,增加一些本土的、长寿的、高效碳汇的树种进入森林,比如红锥、火力兰等,“这些都是东莞本身就有的树种”,从而不断取代原来单纯的、先锋性的树种,比如相思树、松树等,这些树种适合之前土壤条件比较差的时候种植。“东莞森林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偏低,大树还是少了,比例较低。提升森林质量,就是要不断培育树种长成大树,让这些高效碳汇的大树在东莞的森林站住脚,从而增加森林的蓄积量。”

“这次活动挺有意义”

对于此次主题活动,李小川也给予赞誉。“这次活动挺有意义,刚好是世界环境日,主题是’鸟瞰东莞’。‘鸟瞰’有两种含义,一是从鸟类来看,二是从空中来看,都有深刻的含义。因为鸟类是生态环境的典型的、指示性的动物类型,所以通过鸟来评价生态环境和生态多样性,很有指示性和代表性。”

李小川称,东莞的观鸟环境也是比较优秀的。“东莞有这么多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许多地方都提供了观鸟或者拍摄的环境,听说很多观鸟爱好者很喜欢到东莞来拍摄鸟类。”

对于接下来的系列主题活动内容,李小川寄于期望。“希望能做一些让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最关键的是,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活动,让环境保护和关注鸟类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 东莞事业部 整合营销事业部 联合出品

总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刘岸然 谢江涛

策划:何永华 肖佩佩 刘晓雨

统筹:南都记者 梁锦弟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韩成良

标签: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22016495号-7

联系邮箱:939 674 669@qq.com